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美洲

加拿大與中國互相驅逐外交官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在3月就針對中國干涉加拿大大選的報導進行的公開調查發表講話。

Sean Kilpatrick/The Canadian Press, via Associated Press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在3月就針對中國干涉加拿大大選的報導進行的公開調查發表講話。

渥太華宣布中國外交官趙巍為「不收歡迎的人」並命令其離境,他被指控恐嚇和收集加拿大立法者信息。北京隨後做出反制,驅逐了一名加拿大駐上海領事館的外交官。 閱讀更多

  • 溫哥華首位華裔市長陷入爭議:中國是否干涉選舉?

    沈觀健是香港移民的後代,此前他以壓倒多數選票獲勝,創造了歷史。人們將其視為變革者的勝利,但中國政府試圖操縱加拿大選舉的情報披露後,他的勝選開始引發疑問。

  • 習近平會晤巴西總統,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俄烏談判

    聲明中迴避了「入侵」或「戰爭」等字眼,也沒有給出建議。這份聲明凸顯了兩國試圖在俄烏戰爭上採取的微妙路線:拒絕明確表態,呼籲和談,同時保持與俄羅斯的商業聯繫。

  • 杜魯道父親基金會捲入中國捐款風波,多名高管辭職

    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兩名中國富商在2016年曾向該基金會捐款20萬加元,其幕後操縱者是一名中國外交官,目的是對杜魯道施加影響。該基金會已退還這筆捐款。

  • 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台灣國際地位再受打擊

    蔡英文出訪中美洲前台灣政府遭遇嚴重挫折,台灣為數不多的邦交國數量繼續減少。這也是美國外交的一大挫敗,華盛頓正利用其在中美洲的影響力防止中國孤立台灣。

  • 如何應對中國干預選舉質疑,杜魯道面臨重重壓力

    洩漏情報曝光後,杜魯道拒絕就此發起公開質詢,因此受到政治對手的攻擊,指責他掩蓋境外勢力破壞本國選舉的企圖。執政黨內部分華裔加拿大民選官員的忠誠度也受到質疑。

  • 情報曝光中國曾試圖干預加拿大選舉

    加媒報導稱,基於該國情報機構的報告,有證據表明中國、俄羅斯和伊朗試圖干涉加拿大選舉,但沒有證據表明其努力見效。杜魯道拒絕了反對派要求進行全面公開調查的呼籲。

  • 美國在加拿大上空擊落不明飛行物

    遵照拜登和杜魯道的命令,一架美國戰鬥機週六在加拿大上空擊落一個不明飛行物。據信該物體偉圓柱形,比間諜氣球小。此前拜登下令在阿拉斯加附近擊落另一個不明物體。

  • 為何中國企業在墨西哥大舉投資?

    在北美貿易協定下,在墨西哥建廠可以讓中企給商品貼上「墨西哥製造」的標籤,將產品免稅運往美國。為了減少運輸及地緣政治隱患,近岸外包正在成為一股趨勢。

  • 解析巴西首都動亂:究竟發生了什麼?

    前總統博爾索納羅的支持者週日向國會、最高法院和總統辦公室發起衝擊,要求推翻10月總統大選結果。這次騷亂由根深蒂固的陰謀論驅動,暴露出巴西民主面臨的核心挑戰。

  • 中國之後,全球化將把我們帶向哪裡

    在華盛頓與北京敵意加劇之際,美國企業重新評估依賴中國工廠的風險。一些企業正將業務轉移到離本土更近的墨西哥。這被認為是以區域網路為中心的全球化的下一階段。

  • 習近平在G20指責杜魯道「洩漏」兩人會談內容

    習近平通過翻譯批評杜魯道行為「不合適」,稱若要對話有成果,就得拿出「誠心」,「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這段影片讓外界難得一窺他與其他領導人互動的方式。

  • 加拿大制定創紀錄移民引入目標:三年吸引145萬人

    由於全國出現近100萬職位空缺,加拿大設立了創紀錄的移民引入目標。該國現有人口中移民比例超過五分之一,政府對移民的態度與將犯罪和動盪歸咎於移民的國家截然不同。

  • 解析

    為何各國大規模抗議活動越來越難以成功?

    研究發現,世界各地大規模抗議活動的成功率已直線下降,公民力量越來越難以推動社會變革。分析認為,社會兩極分化、社群媒體及數字威權的崛起等因素推動了這一趨勢。

  • 美國計劃強化台灣武器儲備

    美國官員表示,台灣需擁有足夠武器儲備,才能在中國軍隊封鎖、入侵時有力堅守。更小、更靈活的武器成為首選,美方也在討論如何簡化武器銷售和交付流程。

  • 海地如何淪為法國和美國的「金礦」和「提款機」

    現代世界最成功的奴隸起義為何催生了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海地從誕生之初就遭到外部勢力、外國銀行和本國領導人掠奪,時報的系列報導回顧了這個國家被剝削的歷史。

  • 美國批評中國未履行保護知識產權承諾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一份報告中將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列入侵犯知識產權「優先觀察名單」。中國去年承諾修訂法律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但該報告稱這些措施仍不夠充分。

  • 新報告:美國應抵制中國在國際上孤立台灣的做法

    這份報告認為,美國應組織盟友展開外交運動,抵制中國將台灣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的做法;建議美國對抗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如遊說反對中國官員擔任高級職位等。

  • 關於加拿大卡車司機抗議,你需要了解的幾個問題

    加拿大卡車司機對強制疫苗令的抗議已持續數週,並蔓延至其他國家。這場抗議活動因何而起?領導者是誰?造成了什麼影響?未來將如何發展?本文作出解答。

  • NHL球員將缺席北京冬奧會冰球比賽

    受近期疫情影響NHL已推遲數十場比賽,不參加奧運會有助於其安排補賽以如期完成賽季。這一決定將極大地影響人們如何看待這屆已陷入政治動盪和公共衛生危機的奧運會。

點擊下載iOS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iOS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