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四”纪念馆关闭两年后,一场纪念1989年亲民主抗议运动遇难者的展览将在曼哈顿开幕。展品包括剪报、信件等。民运人士计划在纽约建立一座新的纪念馆。 阅读更多
华谊王中军曾自称以3.77亿元人民币拍下梵高画作《雏菊与罂粟花》,但时报调查发现,这场交易经掮客之手,现已沦为阶下囚的亿万富翁肖建华牵涉其中。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该国著名指挥家捷杰耶夫因支持普京而遭到西方抵制。但他和乐团在北京的演出受到盛大欢迎。战争严重损坏俄罗斯的文化引擎,该国正努力重建软实力。
坂本龙一是日本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反核和环保主义者。他曾为《末代皇帝》和《荒野猎人》等多部电影作曲,风格多样,曾获得过奥斯卡、格莱美、金球等多个奖项。
过去几年中,RM展开了一场涉猎广泛的艺术之旅,打造自己的艺术收藏,并考虑开设艺术空间。他的收藏集中于韩国艺术家,尤其是经历过战争和军事独裁等动荡期的艺术家。
百老汇经典舞台剧《蝴蝶君》被改编为歌剧再次上演。作曲家黄若谈及在亚裔遭受仇恨的背景下,该剧对种族、性别和权力的讨论,以及自身经历和新冠疫情对创作的影响。
陈镇威是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历史上首位华裔首席舞者,被粉丝誉为“芭蕾王子”。他希望打破芭蕾舞界对亚裔的长期刻板印象,并增进美国人对中国舞蹈的理解。
一座铺满灰色岩板的巨型建筑正在向全球旅客张开怀抱。官员们希望挪威的新国家博物馆能引领奥斯陆向一个全球文化之都转变,让人们知道挪威远不只有峡湾和山脉。
弗朗西斯·海因斯曾用织物包裹纽约标志性建筑并在艺术界获得赞誉。在他去世一年后,其数百幅画作在一个垃圾场被发现,这些被遗忘的艺术在一场新展览里等待新的生机。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争取民主表达而爆发的同名运动。在毛泽东去世后的动荡中,一个艺术家团体用作品和展览表达了他们对时代尖锐的批判。
华裔艺术家巴丢草的首个个展将在意大利布雷西亚举办。此前中方曾要求意方取消展览,但遭到拒绝。巴丢草曾多次抨击中国政府,他表示自己和家人经常受到中国当局骚扰。
历经波折后,作为香港文化名片的M+终于开幕,但馆藏作品面临当局审查威胁。M+的开幕也凸显了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强硬控制下,博物馆和艺术处于什么位置?
去世一年后,艺术家克里斯托长久以来的梦想变成现实。凯旋门被巨幅银蓝色布料包裹,在巴黎的城市光线变化下闪闪发亮。对这座城市来说,这件作品仿佛带来了一个解放时刻。
冠状病毒大流行迫使百老汇全部剧院关闭了一年半。如今,戏剧爱好者、文艺狂热分子和厌倦了屏幕的冒险家们准备好了(接种疫苗并戴着口罩)回到奇观和故事的传奇圣地。
警方声明没有提供太多细节,《人民日报》报道称李云迪被指控嫖宿一名29岁的女子。此事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大量关注,有评论人士称这是艺术家缺乏道德的例子。
盛宗亮在课上播放了影片后即有学生投诉。他两度道歉,并自愿停课。一些人认为这是“抵制文化”泛滥的例子,也有人认为这是古典音乐中针对黑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象征。
《幽居有伴》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理想:逃离城市,在自然中隐居,并提醒我们中国山水画传统的脆弱之美。在疫情和环境问题交织的现实中,这些画的愿景与今天产生了共鸣。
刘虹父亲曾因参与反共活动入狱,其本人也曾被下放。她的作品将政治与个人结合起来,在“六四”后带有更明确的政治主题。她于8月7日在加州家中去世,享年73岁。
明星音乐家的成功掩盖了一个事实:许多亚裔艺术家仍面临种族主义和歧视。他们的创作被认为是机械的、没有灵魂。他们被描绘成异国情调,仍被当作古典乐世界的局外人。
在接受数年喉癌治疗后,坂本龙一去年又被诊断出直肠癌,但他依旧没有停止工作。他于近日推出戏剧作品《时间》,探讨轮回、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