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Thian/Associated Press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三世(左)与国际战略研究所的约翰-奇普曼。在新加坡的会议上,奥斯汀主张在亚洲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由装备精良的合作伙伴组成的安全网。
美国希望建立一个自己领导的伙伴关系安全网,中国则想建立以北京为新国际秩序中心的地区。在地缘政治竞赛之下,两国发生意外冲突的风险似乎正在上升。 阅读更多
尽管在一些问题上重回谈判桌,但中国政府的姿态愈发强硬。北京对华盛顿的诚意表示怀疑,采取措施回击美国的技术出口管制,还要求取消对中国官员的制裁。
在朝鲜一枚火箭升空后,首尔误向民众发送紧急撤离警报,随后撤回,首尔市长公开道歉。在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之际,这一事件令公众对当局应对朝鲜威胁的能力表示质疑。
萧美琴指出,北京正在密切关注这场战争的走势,乌克兰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帮助下成功抵御俄罗斯的入侵将发出一个关键信息,即侵略不会得逞,国际社会将大力抵制侵略。
一名日本女性指控其大学教授利用导师地位诱导她发生性行为、控制她长达十年,却遭到教授妻子起诉,被控通奸并被判败诉。这一案件凸显出日本性权力结构的混沌。
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大米产量,世界开始寻找种植稻米的新方法。然而,稻米种植也是温室气体甲烷的一大来源。如何以可持续方式继续生产不可或缺的大米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FBI和微软发现关岛等地电信系统中出现中国政府黑客组织的代码。关岛拥有太平洋港口和庞大美国空军基地,若中国入侵或封锁台湾,关岛将成为美国军事反应的核心所在。
全球约53%锂供应由澳大利亚开采,而这些矿产几乎全部销往中国。如今,澳大利亚政府想打破世界对中国提炼锂的依赖,将在靠近锂矿开采地的地方对矿石进行加工。
要判断拜登的乐观情绪是否基于中美高层幕后会谈释放的信号还为时过早。拜登称不愿与中国开始一场新冷战,但近期旨在制衡中国的G7公报再次引发了北京的愤怒。
七国集团发表的联合公报表示各国将致力于“去风险”,而不是与中国“脱钩”。“去风险”是如何成为外交领域“热词”的?中国对此如何看待?本文做出解读。
特拉斯会见了蔡英文,并呼吁各国团结起来抵抗中国等专制政府的经济胁迫。中国对其访台表示谴责。此前佩洛西之行曾引发中国军演抗议,但英国对台湾的支持远不如美国重要。
拜登限制对华技术出口的政策模仿了中国为成为世界制造业领导者所采取的产业政策。此次G7峰会探讨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迅速加快一轮已带有国际协调性质的公共投资。
七国集团领导人将就如何继续武装乌克兰、如何缓解中美关系这两大关键议题开展磋商,预计还将探讨AI技术风靡带来的新问题,就建立通用规范交换意见。
侯友宜在两岸关系问题上试图寻找折中立场,他两度担任新北市市长,并曾任警政署署长。由于倡导与大陆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国民党在此前两次大选中失利。
包括餐馆、博物馆、咖啡馆在内,韩国许多公共设施禁止儿童禁入,家长们表示这让抚养孩子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位立法者呼吁取消这项政策,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出生率。
杰尼斯CEO、喜多川侄女对相关案件“造成的社会问题”道歉。但她表示此前不知道相关情况,也难以确认指控是否属实。喜多川是日本娱乐业的巨头,于2019年去世。
人口减少,严苛的职场文化和其他公司待遇优厚的条件导致为台积电工作的工程师变得越来越稀缺。很多人担心,这个小岛将无法跟上行业对新一代工程师不断增长的需求。
岸田文雄访问韩国,与尹锡悦会面。两国领导人称在严峻的安全局势下,历史分歧不应妨碍两国更密切地合作。此前美国一直敦促日韩两国放下历史恩怨,加强合作。
慰安妇多指“二战”期间被日本人强征为性奴的女性。但韩国也曾经长期存在着对另外一群妇女的性剥削:服务驻韩美军的慰安所。这段被掩盖的黑暗过往是由韩国政府促成的。
上任不到一年,马科斯已为菲律宾带来最具变革性的外交政策。在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菲律宾已不再小心翼翼地外交,而是强力转向华盛顿,其转向之快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