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周的外交之旅中,拜登尝试缓和与中国的敌对姿态,并与盟友就俄乌战争进行合作。这些行动表明,他相信世界需要建设联盟的政治,这也凸显了他与特朗普的领导方式差异。
中国外长王毅与俄罗斯外长在G20峰会上会面。中方重申希望与莫斯科“深化务实合作”,但对战争进程的立场变得更为谨慎,对俄罗斯否认将使用核武器的言论表示欢迎。
习近平大谈中国对抗贫困和冲突的“全球倡议”。拜登则公布了西方抗衡“一带一路”的新举措。相关议程表明了两国将如何通过相互竞争的支出计划来吸引他国。
由于反对中国非法政治影响等原因,中澳关系近几年急剧恶化。两人的会谈表明中国正在更广泛地寻求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分歧。阿尔巴尼斯表示两国关系仍存在许多障碍。
分析指出,乌克兰战争和美中关系恶化让金正恩看到机会,他认为朝鲜能重享冷战时期从北京和莫斯科得到的财政和军事支持,并以导弹试射等挑衅手段换取与美国的谈判筹码。
美国民主曾是很多国家学习的榜样,但随着该国国内意见分化日益严重,选举舞弊谎言广泛流传,以及国会骚乱的发生,很多国家担心,这个曾经的民主典范似乎已迷失了方向。
基隆的700个防空洞已成为城市规划师和艺术家的画布,他们进行创造性改造,将其中一些翻新成文化空间。这些掩体承载着台湾的过去,也让年轻人更关注台海关系的未来。
梨泰院曾以自由、开放和多样性著称,是首尔通往夜生活和娱乐的繁华之门。如今悲伤笼罩着这个社区,梨泰院已成为一座沉痛的纪念碑,记录着人们的悲伤和反省。
官员此前称10点15分才接到报警,但记录显示近四小时前就有人打电话求助,累计有11通电话请求警方采取行动。这显示出警方处理失当,并引发了对当局透明度的质疑。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但专家表示,警方、首尔市和中央政府都没有针对当晚的聚集制定人群控制计划;幸存者则表示,当晚几乎没有看到警察试图控制人群。
事故已导致超过150人丧生。随着死者生平逐渐为大众知晓,也更深地刺痛了人们的心。大部分死者正处在人生新篇章的交点上,却在一条狭窄的小巷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这是大流行以来首尔首次不受限制的万圣节活动,死者多为年轻人。目击者说事发现场几乎没有警察在场,人群中有人大喊“推”,接着出现推搡。官方未对失责指控给出解释。
随着北京武力威胁日益加剧,人权博物馆在许多台湾人中产生了新的共鸣。它是习近平治下的中国独裁现实的映现,也是一个有力的警示:台湾若被吞并可能面临怎样的未来。
与十年前相比,如今驻台湾的大使馆数量有所减少,但台湾与更多国家有更实质性的联系。通过结合传统和非正式外交的方法,台湾的世界地位得到了提高。
随着韩国试图在美中之间寻找平衡,萨德系统已成为韩国面临的更广泛挑战的象征。针对萨德,韩国公众一直争论不休。尹锡悦则冒着激怒中国的风险与美国更紧密结盟。
美国官员表示,台湾需拥有足够武器储备,才能在中国军队封锁、入侵时有力坚守。更小、更灵活的武器成为首选,美方也在讨论如何简化武器销售和交付流程。
抗议者抱怨国葬浪费公款,是岸田及其内阁单方面强加给国家的。此外,安倍遇刺事件揭露了执政党政客与一个被控剥削弱势群体的团体之间的关系,令公众感到不安。
香港宣布取消入境强制酒店隔离,台湾预计也将解除入境隔离,日本将全面开放国际旅游。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只有坚持“清零”的中国仍在执行严格的边境管制。
尹锡悦恢复了美韩军演,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修补韩日关系。但在首尔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抗北京、对朝强硬同时如何避免战争的问题上,他能取得的进展有限。
随着北京收紧对香港的控制,许多居民对英国统治时期愈发感到怀念。悼念女王为部分民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可以公开发表政治异议,即使不能大张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