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誌著美國和台灣朝著加深經濟和科技聯繫的協議邁進一步。雙方政府表示,將打擊由國有企業造成的市場扭曲,以及非市場政策和做法,這顯然是在指向中國。
矢島宰和其他工作人員告發稱,「分享之家」收到的巨額捐款並未被用於慰安婦的福祉,她們甚至還受到了情感虐待。矢島的舉報帶來了改變,但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在這個習近平指導策劃的願景中,台灣像香港一樣在政治上屈從,民眾也會拋棄獨立身份認同。這也反映出中國正變得更專制的現實。
一個由麻薩諸塞州民主党參議員馬基領導的五人國會代表團週日抵達台灣。台灣官員對此表示歡迎。北京沒有立即作出回應,但分析認為此舉會引發中方強烈反應和更多軍演。
由於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依賴,中國懲罰台灣經濟的措施有限,若採取極端手段將給自身經濟帶來不良後果。有分析認為目前的貿易禁令政治意味大於經濟影響。
金正恩宣布朝鮮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消滅了新冠,並將疾病警惕程度降至「普通」。金與正指責韓國將病毒送過邊境,她還說金正恩在領導抗疫的過程中曾「發高燒」。
中國軍演意在威懾台灣,但反而激勵了台灣與北京對抗的信念,增強了台灣內部對軍隊的支持。軍演還提高了海外對台灣困境的認識,令台灣獲得更多國際支持。
韓國此輪強降雨導致六人失蹤,至少九人死亡。暴雨引發的洪水迅速灌滿處於低洼地勢的半地下室,導致居民難以逃生。這起悲劇凸顯出韓國的住房危機和日益嚴重的不平等。
美國官員表示,佩洛西訪台只是中國加強對台恐嚇的藉口,軍演正在逐步發展為對台灣加強軍事壓力的長期戰略。台灣問題已經成為中美關係一個一觸即發的爆點。
由於年齡、身份和地理差異,台灣民眾對中國的態度有明顯不同,但隨著北京日益挑釁,中立的人已越來越少。代際差異也體現在兩代人對台海衝突前景的看法上。
李明哲是佩洛西訪台期間會見的活動人士之一,曾因顛覆罪在大陸服刑五年。獲釋後他和妻子一起繼續投身人權事業,用自身經歷激勵其他人不要因北京的威脅保持沉默。
中美圍繞台灣等問題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表明,亞太地區發生更廣泛衝突的風險正在加劇。面對北京更高調的軍事行動,美國試圖安撫盟友,但它們普遍對美國的決心懷有疑慮。
北京的震懾戰術可能會加深台灣的懷疑,縮小通過談判贏得台灣的希望。對台灣來說,中國大陸對台政策中經濟誘因的吸引力也降至冰點。雙方的互不信任正在迅速加深。
佩洛西訪台後,一些中國民眾因政府的回應不夠強硬而感到失望。隨著中方用軍演威脅台灣,媒體和官員正努力安撫民眾,試圖扭轉輿論,讓人們相信中國正在打一場長期戰鬥。
過去十年裡,習近平一直在全方位地擴大「國家安全」的定義,加強了中共對所有方面的控制。他發起了一場「人民戰爭」,動員全社會抵禦「顏色革命」的威脅。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呼籲中國「立即停止」軍演,佩洛西表示中國無法孤立台灣。但中方仍於週五派軍艦和飛機進入台灣附近海域,並宣布對佩洛西及家人進行制裁。
分析稱北京意在警告美日,如果台海發生衝突不要插手,否則中國也可以把美軍沖繩基地和日本作為目標。但此舉也可能產生反作用,日本鷹派可能以此為由推動增加國防開支。
佩洛西抵台前,網路上許多人讚揚政府、軍方和媒體人物的強硬措辭。但她安全抵達、順利完成訪問,令很多人感到被辜負和欺騙。這種激烈情緒也說明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
中國軍方稱此次演習是更大範圍展示武力的前奏,以懲罰佩洛西訪台,預計將持續72小時。中方宣布導彈「全部精準命中目標」;日本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
儘管評估認為中國完全切斷進入台灣通道的可能性不大,但美國官員仍然擔憂軍演可能引發中台擦槍走火。他們試圖在危機發生前幫助台灣找到防範入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