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亚太

日韩首脑在东京会晤,两国紧张关系解冻

周四,韩国总统尹锡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会晤。

Yonhap, via EPA, via Shutterstock

周四,韩国总统尹锡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会晤。

这是12年来韩国总统首次赴日与对方领导人正式会晤。此举表明这两个历史上长期存在分歧的国家现在愿意合作,以应对朝鲜核计划和中国军事野心带来的威胁。 阅读更多

  • 中国惩罚性关税下,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陷入危机

    澳大利亚呼吁开展新冠溯源调查后,中国对澳洲葡萄酒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曾是澳洲葡萄酒最大的海外市场,但现在的购买额已降至第23位。澳洲葡萄种植户蒙受巨大损失。

  • 澳大利亚将购买美国核潜艇,意在威慑中国

    这笔交易是澳美英三边安全协议的一部分,分析指出,该协议可能限制澳大利亚的自由裁量权,也可能被中国视为挑衅举动,进而导致北京加速推进军队建设,为武装冲突做准备。

  • 新加坡夫妇分享情色视频被法院定罪并罚款

    这对夫妇两年前将自己拍摄的裸露视频上传到一个付费制私人群组,后被传播至公开渠道。新加坡法院称这些内容违反了该国禁止裸体和淫秽的法律,此案在该国掀起辩论。

  • 韩国放弃要求日本公司赔偿“二战”劳工受害者

    韩国当局宣布将创建一个政府基金向受害者支付费用。这一决定被指向日本让步,以改善两国关系。美国当前正敦促日韩更紧密地合作,以助其应对日益强硬的中国和朝鲜。

  • 模拟与中国交战,美海军陆战队演练新战术

    为期10天的演习让海军陆战队一个新作战团得以测试未来若与中国交战所需的新战术。这也是最高优先事项之一:如何在中国军队的后院与解放军打仗并取胜。

  • 尼泊尔通讯

    用中国功夫打破性别障碍的尼泊尔武尼

    在尼泊尔,阿尼的宗教角色长期受到传统的限制。但竹巴教派的武尼正在改变现状,她们接受武术训练,把冥想和环保主义结合起来,宣扬性别平等,激励更多女性打破桎梏。

  • 美众议院议员访台后呼吁加快售台武器交付

    访台议员与台湾政要讨论了如何加强台美之间的安全和经济合作。他们表示,台湾正在加强防御,但需要美国兑现军售承诺,以帮助台湾建立起足以威慑中国的强大防御系统。

  • 台积电美国工厂项目引发内部质疑

    在中美技术之争中,台积电试图对冲风险,但美国工厂项目成本极高,人事管理也很复杂。许多员工担忧这会分散对研发的关注,还有人担忧移居美国可能面对的文化冲突。

  • 菲律宾对华政策转向强硬,寻求恢复美菲防务关系

    去年6月上任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正在寻求结盟,恢复与美国的防务关系。这一决定很大程度上受菲中两国在南海的领土争端驱动,他也可能对中国入侵台湾感到担忧。

  • 气球风波加深印太国家对中美关系的失望和担忧

    该地区的安全和繁荣极易受中美关系影响。近年亚洲对这两个国家的信任起伏不定,人们对两国竞争及冲突的后果感到不安,气球争端带来了又一波失望和恐惧。

  • 美国加强在菲律宾军事存在,拜登释放了何种信号?

    拜登政府着眼于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同盟与伙伴关系。分析认为,与菲律宾的协议是美国向中国发出的威慑信号,表明美国准备压制中国的武装力量,并加强其保卫台湾的能力。

  • 中美竞相拉拢印度尼西亚,北京占据优势

    印尼是中美地缘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争取目标。对双方来说,该国的数万岛屿对潜在的台湾冲突均至关重要。北京已向印尼投入大量资金与资源,印尼则在中美之间谨慎保持中立。

  • 美国与菲律宾军事同盟简史

    菲律宾将允许美军加强在该国的军事存在。若台湾或南海爆发冲突,这一变化将产生战略影响。这份新协议为何意义重大?美菲两国的军事同盟是如何达成的?这是一份解析。

  • 美国加强在菲律宾军事存在,制衡中国

    新协议使美国得以在菲律宾九个基地部署军事装备和设施,是30年来美国在菲律宾最大军事存在。为应对中国的好战姿态,美国正在亚太地区做出更广泛努力。

  • 亚洲多国放宽规定,为何人们还在戴口罩?

    对许多亚洲人而言,戴口罩的做法早于新冠,被视为一种良好礼仪,是对他人健康的尊重;这一习惯在疫情期间得到巩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卫生官员也仍然推荐戴口罩。

  • 美国扩大与印度合作,对抗中国技术崛起

    美国和印度达成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同意在先进武器、超级计算和半导体等领域扩大合作。不过专家表示,印度需要继续改革许可和税收制度,以承接从中国移出的产业链。

  • 中国“撒钱”外交在所罗门群岛遇挫

    民众对中国投资和贷款的好奇心逐渐变成担忧,质疑无法获得回应则导致愤怒发酵。许多人认为,中国的确高效,但这股专横和腐败的力量也会增加冲突的风险。

  • 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游走在台美之间的“战猫”

    尽管萧美琴是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使节之一,其正式身份并非大使。她身处灰色地带,自称“战猫”,与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及国会议员密切联系,被北京视为危险的煽动者。

  • 从自由主义偶像到众矢之的:新西兰总理为何辞职

    阿德恩的年轻、直率、女权主义和对“仁慈政治”的强调使她成为自由主义偶像,但她在任期中也不断遭遇危机,新冠疫情加剧的国家分裂和阴谋论更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K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