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亞太

日韓首腦在東京會晤,兩國緊張關係解凍

週四,韓國總統尹錫悅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舉行會晤。

Yonhap, via EPA, via Shutterstock

週四,韓國總統尹錫悅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舉行會晤。

這是12年來韓國總統首次赴日與對方領導人正式會晤。此舉表明這兩個歷史上長期存在分歧的國家現在願意合作,以應對朝鮮核計劃和中國軍事野心帶來的威脅。 閱讀更多

  • 中國懲罰性關稅下,澳洲葡萄酒行業陷入危機

    澳洲呼籲開展新冠溯源調查後,中國對澳洲葡萄酒徵收懲罰性關稅。中國曾是澳洲葡萄酒最大的海外市場,但現在的購買額已降至第23位。澳洲葡萄種植戶蒙受巨大損失。

  • 澳洲將購買美國核潛艇,意在威懾中國

    這筆交易是澳美英三邊安全協議的一部分,分析指出,該協議可能限制澳洲的自由裁量權,也可能被中國視為挑釁舉動,進而導致北京加速推進軍隊建設,為武裝衝突做準備。

  • 新加坡夫婦分享情色影片被法院定罪並罰款

    這對夫婦兩年前將自己拍攝的裸露影片上傳到一個付費制私人群組,後被傳播至公開管道。新加坡法院稱這些內容違反了該國禁止裸體和淫穢的法律,此案在該國掀起辯論。

  • 韓國放棄要求日本公司賠償「二戰」勞工受害者

    韓國當局宣布將創建一個政府基金向受害者支付費用。這一決定被指向日本讓步,以改善兩國關係。美國當前正敦促日韓更緊密地合作,以助其應對日益強硬的中國和朝鮮。

  • 模擬與中國交戰,美海軍陸戰隊演練新戰術

    為期10天的演習讓海軍陸戰隊一個新作戰團得以測試未來若與中國交戰所需的新戰術。這也是最高優先事項之一:如何在中國軍隊的後院與解放軍打仗並取勝。

  • 尼泊爾通訊

    用中國功夫打破性別障礙的尼泊爾武尼

    在尼泊爾,阿尼的宗教角色長期受到傳統的限制。但竹巴教派的武尼正在改變現狀,她們接受武術訓練,把冥想和環保主義結合起來,宣揚性別平等,激勵更多女性打破桎梏。

  • 美眾議院議員訪台後呼籲加快售台武器交付

    訪台議員與台灣政要討論了如何加強台美之間的安全和經濟合作。他們表示,台灣正在加強防禦,但需要美國兌現軍售承諾,以幫助台灣建立起足以威懾中國的強大防禦系統。

  • 台積電美國工廠項目引發內部質疑

    在中美技術之爭中,台積電試圖對衝風險,但美國工廠項目成本極高,人事管理也很複雜。許多員工擔憂這會分散對研發的關注,還有人擔憂移居美國可能面對的文化衝突。

  • 菲律賓對華政策轉向強硬,尋求恢復美菲防務關係

    去年6月上任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正在尋求結盟,恢復與美國的防務關係。這一決定很大程度上受菲中兩國在南海的領土爭端驅動,他也可能對中國入侵台灣感到擔憂。

  • 氣球風波加深印太國家對中美關係的失望和擔憂

    該地區的安全和繁榮極易受中美關係影響。近年亞洲對這兩個國家的信任起伏不定,人們對兩國競爭及衝突的後果感到不安,氣球爭端帶來了又一波失望和恐懼。

  • 美國加強在菲律賓軍事存在,拜登釋放了何種信號?

    拜登政府著眼於在亞太地區加強軍事同盟與夥伴關係。分析認為,與菲律賓的協議是美國向中國發出的威懾信號,表明美國準備壓制中國的武裝力量,並加強其保衛台灣的能力。

  • 中美競相拉攏印度尼西亞,北京佔據優勢

    印尼是中美地緣政治鬥爭中的重要爭取目標。對雙方來說,該國的數萬島嶼對潛在的台灣衝突均至關重要。北京已向印尼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印尼則在中美之間謹慎保持中立。

  • 美國與菲律賓軍事同盟簡史

    菲律賓將允許美軍加強在該國的軍事存在。若台灣或南海爆發衝突,這一變化將產生戰略影響。這份新協議為何意義重大?美菲兩國的軍事同盟是如何達成的?這是一份解析。

  • 美國加強在菲律賓軍事存在,制衡中國

    新協議使美國得以在菲律賓九個基地部署軍事裝備和設施,是30年來美國在菲律賓最大軍事存在。為應對中國的好戰姿態,美國正在亞太地區做出更廣泛努力。

  • 亞洲多國放寬規定,為何人們還在戴口罩?

    對許多亞洲人而言,戴口罩的做法早於新冠,被視為一種良好禮儀,是對他人健康的尊重;這一習慣在疫情期間得到鞏固,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衛生官員也仍然推薦戴口罩。

  • 美國擴大與印度合作,對抗中國技術崛起

    美國和印度達成技術合作夥伴關係,同意在先進武器、超級計算和半導體等領域擴大合作。不過專家表示,印度需要繼續改革許可和稅收制度,以承接從中國移出的產業鏈。

  • 中國「撒錢」外交在所羅門群島遇挫

    民眾對中國投資和貸款的好奇心逐漸變成擔憂,質疑無法獲得回應則導致憤怒發酵。許多人認為,中國的確高效,但這股專橫和腐敗的力量也會增加衝突的風險。

  •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遊走在台美之間的「戰貓」

    儘管蕭美琴是華盛頓最有影響力的外國使節之一,其正式身份並非大使。她身處灰色地帶,自稱「戰貓」,與拜登政府高級官員及國會議員密切聯繫,被北京視為危險的煽動者。

  • 從自由主義偶像到眾矢之的:紐西蘭總理為何辭職

    阿德恩的年輕、直率、女權主義和對「仁慈政治」的強調使她成為自由主義偶像,但她在任期中也不斷遭遇危機,新冠疫情加劇的國家分裂和陰謀論更讓她成為眾矢之的。

點擊下載iOS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iOS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Android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K 掃描二維碼下載Android A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