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逐步开放的同时,习近平却要求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清零。这让中共处于两难境地:继续封锁影响经济、引发民怨,放弃清零则可能导致死亡人数激增。 阅读更多
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发现,驻华欧洲公司的投资意愿近期明显下降。中国新冠封锁导致的供应链问题正在伤害该国作为制造业中心并吸引西方投资和技术转换的竞争力。
严格封控措施导致工厂和企业停摆,农民工和应届大学生是受打击最严重的群体。政府已出台新就业支持措施,表明失业问题可能比官方失业数字透露的更为严重。
随着疫情和俄乌战争波及全球贸易,经济学家正在讨论供应链动荡和地缘政治冲突是否会导致全球生产的逆转或重新配置,这种趋势可能对整体通胀和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俄罗斯需要大幅降低价格,并为天然气出口建设更多的港口和输送管线。但尽管存在制裁,业内认为俄罗斯能源仍能找到买家。自去年秋季以来,世界一直处于能源短缺状态。
新冠封控已经扰乱各地物流,导致失业人数增加。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允许企业缓缴失业保险以减少裁员、给予企业电费和上网资费优惠等。当局还在讨论加速基建投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一份报告中将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列入侵犯知识产权“优先观察名单”。中国去年承诺修订法律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但该报告称这些措施仍不够充分。
封锁的可能性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焦虑。全球供应链已因大流行停工和乌克兰战争备受压力,中国的封锁带来了进一步挑战,导致商品竞争加剧和价格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胀。
中国很可能在几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排放国,该国的经济和能源选择将对全球气候危机产生深刻影响。我们整理了中国经济的概况,以及它在控制气候变暖的努力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一增速仅略高于去年第四季度,其中大部分增长在1、2月录得。随着更多地区受到限制,预计经济放缓将加剧。这将影响中国今年总体经济目标和全球供应链。
据估计,中国有近4亿人遭到某种形式的防疫封控,数十座城市停摆。一些抗疫手段与经济增长预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经济学家、甚至李克强都发出了警告。
习近平将在下半年寻求第三个任期,确保经济稳定并有所增长是当局的重中之重。但推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多是一种战术变化,而不是彻底放弃习近平的计划。
许多城市要求卡车司机每天检测核酸或隔离,限制城际运输。上海及周边城市已出现司机严重短缺和工厂停工现象。中国严格的新冠防疫措施正进一步破坏全球供应链。
《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将于6月生效,执行力度、最终受影响企业数量仍有待观察。工会领袖和活动人士称,奴役和强迫劳动沾污了企业在新疆及中国其他地区的供应链。
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以及中国最新的封锁加剧了全球供应链仍在持续的混乱。一个玩具集装箱如何从中国宁波运至美国中部的故事凸显了供应链困境的复杂和曲折。
封闭管理已导致许多工厂、企业停工。对卡车司机核酸的要求也导致运输业备受冲击、港口出港时间延迟。航班调整致使空运面临新困难。货运成本再次开始攀升。
由于人民币并非主流国际支付货币、中国经济严重依赖美元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国能够向俄罗斯提供的帮助都不足以抵消制裁,帮助莫斯科避免经济崩溃的风险可能大于回报。
中国的严格防疫措施导致大量美国公司难以将员工派驻中国,中美关系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在华美企仍在谨慎观望,大部分公司表示没有计划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
香港正经历第五波疫情,感染、逝者数均达到前四波总和的数倍。港府执行严格防控措施,加剧了原本就备受冲击的移民、少数族裔和工人阶级等弱势群体的困境。
原本是营销良机的冬奥赞助活动招致政界及人权组织批评。在进入全球最大市场的诱惑和来自美欧的压力之间,一些公司选择缩减在华业务,也有企业通过游说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