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王、麦当娜和毛:“假照片”中的真实认同
母亲在剧团里唱歌、跳舞,表演中国民间故事剧目,是张巍最早的记忆之一。他在舞台边上看到,母亲像变魔术一样,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
但是,随着文革结束,中国对西方开放国门,剧团的演出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把外界的影响和时新的关联添加进来,以便吸引新的观众。这种剧目中的人物让他感觉荒谬——“既不是真正的西方流行文化,又不是传统的中国戏曲。”
张巍说,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以及零星的政治自由化大大改变了中国,以至于中国人面临着一种存在的挑战。他们的身份似乎总是处在转型期,张巍解释说,就好像他母亲从一个角色转化到另一个角色。“今天是一个穷光蛋,明天可能就变成了百万富翁,”他说。“后天可能就进了监狱。”

张巍从2007年开始捕捉普通中国人的“21世纪的心态”,用简单直白的方式拍下数百人的肖像。两年后,他放弃了这个计划,觉得自己无法在令人目眩的变幻中描绘生命的短暂易逝。
他意识到,在当今世界,人们的身份感是由大众传媒和广告塑造的,自我价值是通过和艺人、领袖和英雄相比较来衡量的,而宣扬这些艺人、领袖和英雄的,是一个消费驱动的社会。在努力展示这些外部因素如何影响自我定义的时候,他把自己早期那些日常中国人肖像的元素引入其中,用Photoshop——也许还有些炼金术的作用——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创作出名人的虚拟肖像。张巍说,无论算好事还是坏事,这些名人都塑造了当今中国人的心态。
这些名人包括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李小龙、约翰·列侬(John Lennon)、列宁(Vladimir Lenin),以及专门列出的猫王(Elvis)、麦当娜(Madonna)和毛泽东三人。
受到日本电脑游戏《人工少女3》的影响,张巍精心地把一个模特的耳朵,和另一个的胡子,以及第三个的酒窝结合起来。用电脑完成一副肖像常常要花上几周的时间。名人和普通人就这样“成为了彼此的一部分”,他说。乍一看,复合画像显得很真实。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部分略微有些别扭。他本来可以把富人和名人的肖像制作得更加精确,但是决定通过夸大一些面目特征来“让他们显得更荒谬”。
张巍把这个计划称为《人工剧团》,因为他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他的同胞扮演了一系列角色,然后又丢弃了他们。事实上,每个人都像是演员,他说,“因为大家要生存都得学会表演,都得学得很虚伪。”

中国观众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这些肖像画中的名人。但是,这些作品并不是在颂扬名流。相反,它们解构了对名人的崇拜。儿时的经历让张巍知道,潮流和政治可以造就英雄,也让他们过气,甚至让他们成为反派。他强调,作品中的这些名人未必就是他自己的英雄。
“我对这些人没有具体的意识形态评价,”他说。“谁是真正值得仰视的英雄,只有历史才能决定。”
张巍的代理画廊是北京的百年印象摄影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