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教育

申请大学时,他们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亚裔

玛丽莎·李在哈佛的宿舍。在大学申请文书中,她并未多谈自己对象棋的热爱。

Tony Luo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玛丽莎·李在哈佛的宿舍。在大学申请文书中,她并未多谈自己对象棋的热爱。

许多亚裔学生选择在申请书上模糊自己的亚裔身份,或者避免写那些让他们看上去像典型亚裔的兴趣爱好。针对哈佛系统性歧视亚裔申请者的诉讼似乎为他们的做法提供了佐证。 阅读更多

  • 哈佛招生歧视案:最高法院就种族偏好问题展开辩论

    周一的辩论表明,法院的保守派多数准备裁定追求多样性不再是允许高校招生存在种族偏好的充分理由。哈佛辩护律师则表示,取消平权行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中国留学生遭前男友杀害,犹他大学承认处理失当

    受害者是一名19岁的中国留学生,她曾向校方报告自己被前男友袭击,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告知校园警察。在她被杀前几天处于失踪状态时,校方也未能及时与她取得联系。

  • 旧金山学区罢免选举,亚裔的政治觉醒?

    疫情期间,家长们对公立学校的不满让他们组织了起来,将被他们视为“无能”教委会成员驱逐,最终三名委员被免职。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群体是以华人为代表的亚裔。

  • 亚裔学生就读纽约精英高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布鲁克林技术高中被视为精英主义堡垒,其录取制度及学生种族比例一直受到诟病。然而,不同于外界的想象,该校学生讲述了他们各自的挣扎,也提出了更尖锐的批评。

  • 美中交流降温,哈佛大学中文项目将迁往台湾

    美中关系紧张已越来越多蔓延到人文交流领域。“哈佛北京书院”项目原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明年将在台湾大学开设。该项目主任称这样做是因为中方合作单位态度不友善。

  • 新新世界

    “开倒车”?中国弱化英语教育意味着什么

    上海取消小学英语期末考试等“减负”政策认为是当局对英语和西方影响的抵制。中共正在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和民族主义宣传,弱化英语被许多人视为远离开放世界的又一步。

  • 赴美留学人数回升至疫前水平,中国学生占比近半

    今年5月和6月,美国批准了11.7万份F-1学生签证,其中有5.7万份发放给了中国学生。此前学生签证是中美争端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当局曾就STEM学科学生被拒签谴责美国。

  • 中国教育培训机构遭监管打击,股价暴跌

    中国监管机构禁止校外培训机构盈利,投资者纷纷抛售,中国教育行业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新规还将限制新的外国投资,这也是中国加强科技行业监管中的最新举措。

  • 耶鲁“虎妈”蔡美儿身陷“晚宴门”

    蔡美儿被指在疫情期间举行纵酒晚宴,并因此被法学院从小组授课名单上除名。这一事件暴露了美国顶尖学府在社会动荡期的痛苦分歧,学生和教授之间、学生之间陷入互相攻击。

  • 300多万人选修这门幸福课,他们学到了什么

    作为耶鲁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幸福课的公开课版本在大流行期间选修人数激增。记录睡眠规律、写感恩日记、做好事……,这门课教授的内容真的能“改变人生”吗?

  • 疫情一周年,中国留学生的美国梦还在吗

    七位留美的中国学生中,有人因种种困难而在美国“黑”了下来,有人则为了追求创业机会在危机中飞回美国。不管各自是什么处境,他们对两国和自己未来的想法都变了许多。

  • 就业难催生考研热:“被困住”的中国大学生

    中国目前的经济复苏主要依靠蓝领产业推动,本科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继续深造成为许多人的权宜之计。但人们也担心,研究生扩招会进一步加剧就业竞争。

  • 如何跟孩子谈论色情片?

    所有孩子都会看到色情片,一些孩子还会定期去搜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家长该如何开启与孩子谈论性的对话?应当传达怎样的信息?本文提供了一些谈话要点和指南。

  • 哈佛再曝招生丑闻,华裔商人被控贿赂击剑教练

    检方称,为了让两个儿子进入哈佛,一名华裔富商向该校一名击剑教练行贿,为他买车、还房贷等,总计向他支付了150万美元。两人目前均被捕,最高可能获刑五年。

  • 美科学家诉哈佛,曾因隐瞒参与“千人计划”被捕

    利伯称自己在遭到司法部指控后,被哈佛抛弃,这违反了他们直接的合同约定。今年1月,利伯在司法部推进核查从美国实验室向中国转移研究成果的行动中被捕。

  • 特朗普vs.常春藤盟校:大选年的较量

    特朗普本人也是藤校毕业生,近几个月来他的政府却不断针对哈佛、普林斯顿等精英大学。许多藤校领导者认为,特朗普在大选年利用抨击精英教育机构来迎合基层保守选民。

  • 近2亿学生开学返校,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中国采取了与控制病毒相同的高压模式。中共派官员和党政干部到学校检查教室,使用手机应用和其他技术来跟踪并限制学生和教职人员的行动,甚至警告家长不要去学校。

  • 观点

    我们为什么还要上大学?

    疫情改变了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令人怀疑传统的学习场所还有什么价值。但实际上,去学校最好的理由,是为了发现自己有多少不懂的东西。

  • 离开校园,哈佛的价值在哪里

    哈佛决定将全部课程转为线上教授并收取全额学费。对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这颠覆了他们多年来多年来在课堂内外的努力。哈佛的精英教育和平等主义还有价值吗?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