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和平之旅」僅對烏克蘭戰爭提出模糊建議。為了對抗來自西方的壓力,他與普丁利用這次訪問向各自國內和西方國家發出信號,展示了兩國的牢固紐帶。 閱讀更多
習近平與普丁宣揚經濟承諾,兩國將在多個領域合作。雙方未提及軍事援助,但北京所謂的和平使命也未取得任何突破。分析稱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美國實施的制裁未能徹底阻止無人機對俄出口。數據顯示,戰爭爆發以來中國已向俄羅斯出售總值逾1200萬美元的無人機和零部件。它們被廣泛使用於烏克蘭戰爭前線。
兩人在會晤中竭力奉承對方,但友誼展示的背後是精明的地緣政治考量:中俄都反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習近平對俄烏戰爭做出謹慎發言,保持模糊立場。
習近平訪俄前譴責襲擊事件。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瓦格納特工可能是幕後元兇。近期在中非共和國獲得採礦特許權的中國公司與瓦格納集團附屬公司之間的摩擦有所增加。
中俄雖非正式盟友,但兩國關係已進一步加深,兩國領導人也有一個共同目標:削弱美國的實力和影響力。習近平與普丁關係親近,中俄兩國的經濟關係也在加強。
中國將習近平的訪俄之旅描繪為和平之行,美歐官員則關注他是否仍在考慮為俄羅斯提供武器。美國官員表示,習近平現在呼籲停火「實際上是在認可俄羅斯的征服」。
中國官媒淡化了習近平與普丁會面以及與澤連斯基通話取得突破的前景。北京不太可能因烏克蘭問題冒險與俄羅斯交惡。普丁則試圖通過此次會晤向世界表明他仍有盟友。
習近平將與普丁會面,還可能與澤連斯基通話。北京稱此行為「和平之旅」,但西方對其意圖充滿懷疑。隨著中美競爭加劇,北京迫切尋求成為新世界秩序的領導者。
新規只適用於政府官員的官方工作電話。英國的行動反映了西方各國政府的擔憂,即擔心TikTok可能會將政治人物和高級官員使用設備中的敏感數據分享給北京政府。
這個電池廠項目由匈牙利總理推動,規模將為歐洲同類工廠之最。但建廠計劃在當地遇阻,許多人擔心該項目會造成污染,耗盡當地水資源,並帶來大量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工人。
布林肯此前表示他沒有計劃在G20會議期間與中俄外長會面。他與拉夫羅夫的會談持續不到10分鐘,表明美國認為有必要與莫斯科重新建立面對面的外交接觸。
烏克蘭戰爭是冷戰結束以來對歐洲影響最為深遠的事件。從德國轉變和平立場到芬蘭加入北約,世界秩序正在重塑,歐洲各國已開始準備從和平強國向地緣政治強國轉變。
澤連斯基曾在多個場合呼籲與習近平直接對話,今年早些時候其夫人還在達佛斯論壇向中國代表團遞交了他寫給習近平的信。雖然努力未見成效,澤連斯基仍不願與中國交惡。
儘管報導稱兩位領導人都未明確提及戰爭,但美國認為這次訪問標誌著中俄關係的加深。西方正在尋找這次會晤是否可能轉化為中國對俄羅斯提供更多戰場支持的合作跡象。
盧卡申科長期依賴莫斯科維繫統治,美國認為他此行是中俄關係日益密切以及中國在烏克蘭衝突中支持俄方的又一跡象。盧卡申科則指責美國在歐洲煽動反華情緒。
這是拜登內閣官員首次訪問中亞。布林肯此行是華盛頓為支持烏克蘭所做的外交努力的一部分。習近平和普丁去年也曾訪問中亞,競相擴大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白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變得更加密切。盧卡申科是普丁的堅定盟友,其高調訪華之旅可能會讓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騎牆姿態受到更多關注和壓力。
北京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之際發布立場文件,呼籲停止戰火,啟動和平談判。但該文件措辭籠統,沒有提出可能會損害中俄關係的要求,也沒有使用「入侵」等字眼。
公開警告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向盟友披露通常高度保密的情報、暴露俄羅斯軍事計劃......這些方式已成為一種幫助美國打擊俄羅斯軍事行動的強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