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丑闻频发破坏了人们对国家的信任,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再遭打击。如果连基本的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它还够格继续统治吗?
我终于知道了母亲的秘密。在经历了日本侵华、国共内战后,她在极度恐共的麦卡锡时代来到美国。她隐瞒苦痛的回忆,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
作者认为,有不少华人同胞在利用言论自由的权利,向西方世界宣扬中国政府的价值观。这会让加拿大的华裔处于更加边缘化、被排斥的境地。
在美国这个强大的盟友和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之间,德国正如履薄冰。它无法在外交政策上单打独斗,但欧洲又太过分裂,行动缓慢。
幸福是一种技能和选择。即便承受贬损和刻板印象,但年龄也给予我们几十年的时间,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成长,滋长出这种幸福的能力。
在创造艺术、研究科学的同时,我们的物种也正在毁灭地球,对非人类生物造成难以想象的痛苦。人类灭绝将既是一个悲剧,又是一件好事。
美国应当开始对中美经济关系作出重大调整,在涉及中国时适度干预市场,并且与盟友合作。而白宫绝不能被北京的虚假承诺转移注意力。
亚裔习惯默默表达爱,但是时候作出改变了:亚裔应当学会大声表态,登上舞台,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这就是亚裔说出“我爱你”的方式。
尽管存在分歧与矛盾,中美仍需要保持一种建设性关系。只有两国密切合作,才能处理气候变化和核武器扩散这两个人类已知的最大威胁。
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对全球至关重要。企业只能寄望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如果贸易战最后拉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全球企业都会跟着遭殃。
iPhone曾是许多中国人最渴望拥有的手机。我爸爸这样的人迷恋苹果,哪怕他甚至不会用iPhone的大部分功能。但后来,这种魔力消失了。
作者认为,习近平最近对台湾的强硬讲话和蔡英文的表态,让人对台湾的未来无法不感到忧虑。他通过分析,推断出大陆最有可能的动手时间。
对穆斯林社会来说,维吾尔族在“再教育营”的遭遇必须成为警钟。它表明当威权政府将伊斯兰恐惧症作为国家政策时,穆斯林会有什么遭遇。
在圣诞节,中餐馆几乎从不关门,因此它也成为犹太家庭的首选地。如今中餐馆在圣诞节受欢迎程度有增无减,甚至成为美国主流的一部分。
习近平有关改革的一句话引发公众猜测。作者认为,中共新改革开放叙事以集权的习式改革替换了放权的邓式改革,使得改革的词义严重混乱。
许多中国官员私下承认担忧经济,并渴望结束贸易战。这为达成贸易协议提供了机会。美国不会得到它要求的一切,但能停止进一步敌对行动。
新疆派出百万公务员下乡,以“结对认亲”之名寻找极端主义迹象。这些“大哥大姐”与被监视的“亲属”怎么看待彼此?作者采访了双方。
通过阻止世界贸易组织对上诉机构新法官的提名,美国正在摧毁这个追究中国责任的最佳机制,回到那个不可持续的“强权即公理”的体系。
孟晚舟事件背后,一场有关科技霸权的重要战斗正在酝酿之中。除了对中国保持警惕、展开行动,政府更应该致力于对美国创新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