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与中国开战的可能性几乎出现在每一次晚餐谈话中。指责对方叛国“舔共”,或指责对方煽动紧张局势,已成为朋友之间交锋的常态。
中国之行让我看到了侵蚀中美关系的新现实。两国关系恶化根源于这个事实:中国改变了自身方向,它与西方建立起的所有信任都已消失殆尽。
过去一年,谴责俄罗斯入侵的国家数量略有下降,而中立及支持俄罗斯的国家数量则有上升。面对这一现实,拜登政府能否拿出应对措施?
是时候让中美双方都深呼吸,从口号和象征性的攻击中各退一步了。在加强美国对抗中国的实力上,我们应该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骤与武力无关。
历史问题曾令韩国人敌视日本,但如今韩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已经有很多共同点。而一个更大的威胁正在逼近我们:中国。
伊万卡·特朗普总是想要所有的荣耀,却不愿做出任何牺牲。当特朗普丑闻缠身,无法从中获利的前“第一女儿”开始与自己的父亲保持距离。
从韩国的经验里可以看到,那些对腐败前总统的起诉反而令民主制度更为牢固强大。美国也应该尽可能去守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伟大原则。
美国的最终目标是在政治上挫败对手呢,还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美国应该保持开放、宽宏大量和自由,只有以身作则才最强大。
关于中国金融末日的预言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但西方媒体和经济学家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把纯粹市场逻辑应用到中国经济上是行不通的。
这场冷战的主力军将是技术精英,双方可能都将在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公民身上投入大量资金。在民粹主义怨恨的时代,这是一种危险的局面。
国会需要做更多工作,通过一项全面的数据安全法,而不仅仅是针对TikTok。现在有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为国家安全服务,国会不应浪费它。
硅谷银行不是雷曼兄弟,2023年也和2008年不同。系统性金融危机大概率不会发生。在政府介入稳定局面后可能不需要搭上纳税人的钱。
亲历尼泊尔大地震撼动了我的世界观。我赢得了奥斯卡、知道什么是坚持不懈,但我的经历根本无法与那些身处危机前线的女英雄相比。
乌克兰战争让许多台湾人重新思考与中国的关系。吕秀莲重提“一个中华”这一两岸经济融合、政治独立的共同体概念,引发了岛内新的讨论。
开曼群岛已悄然成为中国企业通过空壳公司向外国人出售股份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美中两国都不希望美国人在中国企业持有大量股份。
学界应该严格审查贺建奎的研究,广泛的伦理问题需要得到解决而不是被掩盖:如果我们可以对人类胚胎DNA进行有效编辑,我们应该这样做吗?
新冠溯源一直难获实质性进展。现在应当关注的是采取哪些措施预防下一个大流行,政府在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监管上应尽到该有的责任。
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到恐惧。我们执着于思考这项技术能做什么,却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问题:它将如何被使用?谁又将决定它的用途?
中国成功入侵台湾会给美国带来重大的战略风险。习近平将利用多管齐下的攻势分裂美国人,削弱和耗尽他们与中国长期交战的意愿。
移民有时会为了归属感压制自己的语言,但他们实际上使英语变得更加丰富。多元的口音和移民语言遗产可以帮助我们重振多姿多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