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觀點與評論

專欄作者

與中國的冷戰將顛覆一切

Patrick Semansky/Associated Press

這場冷戰的主力軍將是技術精英,雙方可能都將在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公民身上投入大量資金。在民粹主義怨恨的時代,這是一種危險的局面。 閱讀更多

  • 觀點

    做開放民主的國家不等於要任人擺弄

    國會需要做更多工作,通過一項全面的數據安全法,而不僅僅是針對TikTok。現在有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為國家安全服務,國會不應浪費它。

  • 專欄作者

    矽谷銀行危機沒想像的那麼可怕

    矽谷銀行不是雷曼兄弟,2023年也和2008年不同。系統性金融危機大概率不會發生。在政府介入穩定局面後可能不需要搭上納稅人的錢。

  • 觀點

    楊紫瓊:那些不被重視的、身處危機前線的女性

    親歷尼泊爾大地震撼動了我的世界觀。我贏得了奧斯卡、知道什麼是堅持不懈,但我的經歷根本無法與那些身處危機前線的女英雄相比。

  • 觀點

    「一個中華」能解決台灣的困境嗎?

    烏克蘭戰爭讓許多台灣人重新思考與中國的關係。呂秀蓮重提「一個中華」這一兩岸經濟融合、政治獨立的共同體概念,引發了島內新的討論。

  • 觀點

    加勒比避稅港:中國空殼公司的新天堂

    開曼群島已悄然成為中國企業通過空殼公司向外國人出售股份融資的主要管道。然而,美中兩國都不希望美國人在中國企業持有大量股份。

  • 觀點

    賀建奎與基因編輯技術的未來

    學界應該嚴格審查賀建奎的研究,廣泛的倫理問題需要得到解決而不是被掩蓋:如果我們可以對人類胚胎DNA進行有效編輯,我們應該這樣做嗎?

  • 觀點

    關於新冠實驗室洩漏說,我們的關注點全錯了

    新冠溯源一直難獲實質性進展。現在應當關注的是採取哪些措施預防下一個大流行,政府在實驗室安全的監督和監管上應盡到該有的責任。

  • 專欄作者

    人工智慧真正的恐怖之處

    很多人對人工智慧感到恐懼。我們執著于思考這項技術能做什麼,卻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問題:它將如何被使用?誰又將決定它的用途?

  • 觀點

    若中國入侵台灣,美國將面臨什麼?

    中國成功入侵台灣會給美國帶來重大的戰略風險。習近平將利用多管齊下的攻勢分裂美國人,削弱和耗盡他們與中國長期交戰的意願。

  • 觀點

    別介意你的英語有口音

    移民有時會為了歸屬感壓制自己的語言,但他們實際上使英語變得更加豐富。多元的口音和移民語言遺產可以幫助我們重振多姿多彩的語言。

  • 觀點

    對於美國來說,中國到底有多危險?

    為什麼美國認為中國是其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這些擔憂有根據嗎?為了避免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間發生災難性軍事衝突,應該做些什麼?

  • 觀點

    你應該擁有更多性生活

    性很美好。性很健康。性應被視為我們社會幸福的重要部分,而不是一种放縱或可有可無。孤獨流行病或許是社會問題,解決之道就在卧室裡。

  • 觀點

    中國為何要用不受控的氣球監視美國?

    威權政府需要外部敵人才能將自己塑造成國家的保護者。但呈現外部威脅的軍事挑釁同樣是對國內人民的警示:聽話點,否則武器就會瞄準你。

  • 觀點

    美國的貪婪是菲律賓的詛咒

    美國將擴大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對於像我這樣在老費迪南德·馬科斯獨裁統治下長大的菲律賓人來說,這個消息令人感到眩暈和受傷。

  • 觀點

    禁用TikTok會給美國帶來更大的問題

    為實現脫鉤而取締TikTok是一個過於重大的舉措,並可能招致報復。這最終可能導致國家安全面臨更大風險,也無法解決美國的數據隱私問題。

  • 觀點

    在中國,新冠悲劇彷彿從未發生過

    政府說疫情高峰已經過去,春晚和新聞裡絲毫看不到疫情期間的苦難,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宣傳扭曲了真相,但人們的創傷依然存在。

  • 觀點

    韓國女性為何走上「生育罷工」之路

    韓國女性受夠了傳統社會對母親不切實際的期望,所以選擇拒絕生育。讓女性過上更公平、更安全的生活才能切實緩解韓國面臨的存亡威脅。

  • 觀點

    要讓中國避免新冠災難,美國可以提供這些幫助

    面對當前局勢,什麼都不做是一個危險選擇,拒絕幫助則會造成無法估量的痛苦和死亡。美中不太可能直接達成協議,但美國仍可以伸出援手。

  • 觀點

    人口下降不是問題,多生孩子也並非解決之道

    人口減少通常是一個自然且不可避免過程的一部分,與其過分關注勞動力短缺和養老金缺口等問題,不如看看人口減少給世界帶來的好處。

點擊下載iOS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iOS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Android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K 掃描二維碼下載Android A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