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科學

  • 中國發射「夢天」實驗艙,「天宮」太空站三艙合一

    夢天實驗艙是天宮太空站的最後一個艙段。建成太空站是北京在太空探索方面追趕並超越美國的最新一步。此前中國運載火箭殘骸問題引發批評,此次表示已做出調整。

  • 我們能避免「小行星撞地球」的毀滅性結局嗎?

    近年來,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比以前更加重視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威脅。近日,NASA於去年11月發射的航天DART器撞擊一顆小行星,成功改變了天體的運行軌道。

  • 為什麼奧密克戎仍是新冠病毒最主要的變異株

    距離奧密克戎首次出現已經過去10個月,下一代變異株還未浮現。奧密克戎似乎有著非凡的繼續進化能力,最新的子變體比以往所有奧密克戎變體都更易逃避免疫反應。

  • 追逐「巨型冰雹」

    超大型冰雹不斷出現,其範圍和嚴重程度也在加大。這一趨勢部分由氣候變化造成,也與人類行為和科學發現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關於冰雹,科學家目前了解多少?

  • 猴痘病毒如何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

    在疫情初期,科學家們以為已經足夠了解猴痘病毒,但全球4.7萬例病例顛覆了他們的許多預期。感染者癥狀不一,傳播途徑多樣,即使無癥狀感染者也有傳播病毒的可能。

  • 研究稱美人魚原型儒艮在中國功能性滅絕

    儒艮被認為是古代美人魚的靈感來源。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一物種已成為中國沿海水域第一種功能性滅絕的大型脊椎動物。這為南海其他哺乳動物的生存困境敲響了警鐘。

  • 褪黑素不是安眠藥,如何正確使用它?

    大多數人認為褪黑素是一種天然助眠劑,但作為一種大腦產生的激素,它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巨大影響。購買褪黑素無需處方,但服用它的最佳方法是什麼?這裡是一些專家的建議。

  • 「世界上的另一個你」也許真的存在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沒有血緣關係卻長相相似的人?一項新研究顯示,長相相似更多與共同基因而不是成長環境有關。研究人員還認為面部特徵和行為模式之間可能存在聯繫。

  • 中國問天實驗艙升空,運載火箭殘骸問題受關注

    問天是中國天宮太空站的部件,由長征五號B火箭運載,後者是中國目前使用的最大火箭之一。中國近年來大力推進太空探索,但運載火箭殘骸墜落的問題引發了關注與批評。

  • 韋伯望遠鏡發回深空奇景,我們了解到這五件事

    韋伯望遠鏡發回的五張圖像凸顯出其探索深空祕密的巨大潛力。這批圖像效果極佳,將讓人們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過去。但在浩瀚太空中,韋伯望遠鏡依然十分脆弱。

  • 中國新研究顯示奧密克戎重症率低,重啟清零爭論

    新研究顯示3.3萬名感染者中有22人出現重症,且均為60歲以上、患有基礎疾病。一些人開始質疑中國清零的必要性,但捍衛當局強硬立場的人將該研究視為政治問題。

  • 中國「天眼」真的發現疑似地外文明信號了嗎?

    在宣布「天眼」探測到具有地外文明特徵的無線電信號後,報導這一發現的官媒文章很快消失,中外天文學家也多持謹慎或懷疑態度,認為信號可能受到了某種無線電干擾。

  • 新冠免疫力能持續多久?再次感染會更嚴重嗎?

    專家曾警告稱,接觸新冠病毒並不意味著你徹底免除了未來感染的風險。為了防止感染和再次感染,你能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我們諮詢專家,了解到了一些常見問題的答案。

  • 世衛最新報告稱新冠起源仍存疑,需要更多中國數據

    中國科學家曾兩次與世衛工作組分享信息,包括未發表的研究報告。但中國報告中存在的信息空白使世衛專家難以確定疫情出現的時間地點,包括實驗室洩漏病毒的可能性。

  • 關於猴痘,你應該知道的幾個關鍵問題

    猴痘病毒非常罕見,通常出現在中非和西非,但近期開始在美國和歐洲傳播。什麼是猴痘?它有什麼癥狀?傳染性如何?你應該擔心嗎?這裡是你應該了解的幾個關鍵問題。

  • 新冠病毒的未來:全年傳播,重複感染?

    奧密克戎和此後的變種似乎已進化到可以逃避部分免疫,即使已接種疫苗的人也容易受到多次感染。科學家表示,每年可能會出現幾次感染浪潮,少數人可能會出現長期癥狀。

  • 新研究:科興加強針顯著提高老年人防禦能力

    香港一項研究發現,雖然兩劑科興疫苗只能為老年人提供中高水平的保護,但加強針顯著增強了他們的防禦能力,將60歲以上人群預防重症和危重症的有效性提高至98%。

  • 「哪裡著火他就去哪兒」:武漢華南市場的病毒獵手

    生物學家霍爾姆斯多年來一直擔心野生動物交易會導致大流行。武漢疫情暴發後,他和中國病毒學家張永振公布了病毒基因組序列。如今他發現自己正處於新冠起源辯論的中心。

  • 新研究:新冠疫情始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通過分析病毒基因、市場攤位分布圖等數據,科學家認為病毒2019年底前已在華南海鮮市場的活體動物身上存在,並且通過兩個不同途徑溢出到市場工作人員和消費者身上。

  • FDA委員會不建議批准禮來肺癌新藥

    該藥物由禮來的合作夥伴信達生物在中國研發和測試。專家爭論焦點在於海外試驗結果能否應用於美國患者。該決定可能影響其他中國藥物試驗,也凸顯出免疫療法的成本高昂。

點擊下載iOS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iOS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