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均出現患者表現出嚴重精神病癥狀的病例。專家表示,預計這種極端精神障礙只會影響一小部分患者,但相關病例被認為是新冠病程影響心理健康和大腦功能的例子。
科興疫苗是用新冠病毒製成的。土耳其政府此前宣布,臨床試驗表明這種疫苗有效性為91.25%。我們總結了該疫苗發揮作用的機制,以及它的研發時間線。
變種是某種新型的超級病毒嗎?它會讓疫苗失效嗎……英國的新冠病毒變種讓世界好奇又緊張,也引發了激烈的辯論和分析。這裡是科學家對相關問題的解答。
今年的動盪導致了無數個失眠之夜,人們採取各種措施來克服失眠,但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另一個重要因素:飲食。研究表明,食物會影響睡眠質量,睡眠模式也會影響飲食選擇。
英國官員稱該變種傳播更快,該國部分地區已經進入3月以來最嚴格的封鎖狀態。這一變種的傳染性究竟有多高?可能對剛推出的疫苗演化出抗性嗎?科學家們給出了一些解答。
從新年之交的澳州大火到新冠大流行和世界各地的經濟、社會動盪……在充滿危機的一年中,貫穿始終的是氣候變化。我們回顧了今年時報有關氣候的一些最佳報導。
嫦娥五號收集了約兩公斤岩石和土壤,使中國成為1976年來首個帶回月球樣本的國家。它為未來幾十年的新太空競賽拉開了序幕,這次將是對月球資源的競爭。
這是對中國疫苗遏制疫情潛力的首個官方認可,可能推動中國疫苗邁向廣泛使用,特別在發展中國家。但科學家也指出,阿聯酋的聲明缺乏數據和其他關鍵細節。
週二在英國開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運動在現代醫學中幾乎是史無前例的。疫苗安全嗎?哪些人會優先接種?打疫苗後還用戴口罩嗎?我們總結並回答了人們關心的幾大熱門問題。
一隊中國科學家花費十多年時間來研究為何大熊貓會把馬糞抹在身上。他們認為,這種行為也許是為了抵禦忍受寒冷:馬糞中的一種化合物能破壞動物細胞中感受寒冷的蛋白質。
國外科學家的觀點被斷章取義,用作推動病毒海外起源論的素材。北京正試圖利用宣傳運動改寫新冠疫情敘事,反映了共產黨對疫情持續損害中國國際聲譽的擔憂。
這是自1976年冷戰月球競賽結束以來,首次有航天器從月球表面發射,也是中國航天器首次從太陽系的另一個世界起飛。探測器升空是將月球岩石送回地球的第一步。
如果成功完成月球任務並返回地球,中國將成為第三個將月球樣本帶回的國家。中國此次一反常態公開了嫦娥五號發射全過程,表明中共對本國太空計劃信心增強。
韓國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中出現的死亡病例引發了擔憂和恐慌,衛生官員和科學家通過及時披露數據和科學的溝通來對抗錯誤信息。專家認為,這為新冠疫苗的普及提供了經驗。
這是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最新一步,若行動成功,該國將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將月球碎片帶回地球的國家。此次發射也表明,中國對其太空計劃的成就越來越自信。
專家稱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通過物體表面感染的風險被誇大。科學家警告,在公共場所熏蒸消毒可能弊大於利,應當把重點放在改善室內空氣的流通過濾上。
對痊癒患者血液樣本的分析顯示,感染八個月後,大多康復者仍擁有足夠的免疫細胞抵禦病毒。儘管尚未經過同行審議,但這是迄今為止對新冠免疫記憶最全面、最廣泛的研究。
中國已有大批人接種尚在試驗期的疫苗,政府稱這是基於一個緊急使用政策。一劑難求的情況甚至催生了黃牛。與此同時,衛生專家對潛在的風險表示擔憂。
白宮醫生稱川普不再對他人構成傳播病毒的風險,但目前還沒有檢測辦法來確定感染病毒的人是否仍具有傳染性。此外,一次陰性檢測結果並不保證另一次檢測也是陰性。
有人完全忘了自己在巴黎的假期做了什麼,有人甚至認不出自己的車。越來越多的新冠倖存者開始報告失憶、思維混亂等癥狀,這種名為腦霧的現象正在摧毀他們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