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在那裡:2016年時報駐外記者報導精選
過去這一年,《紐約時報》向全世界150多個國家派遣了駐地記者,報導了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在發生的事件。這裡是2016年我們的駐外記者、攝影記者和編輯報導的最牽動人心的故事。

邁克·艾夫斯(Mike Ives)和喬希·哈納(Josh Haner)帶領我們到基裡巴斯共和國的塔拉瓦,去了解那裡的生態危機。氣候變化正在影響該地區居民的生活,甚至將危及這個小島國的生存。

吉姆·雅德利(Jim Yardley)在希臘的伊多梅尼村,報導了在春天被困在這個國家的數萬難民。救援組織因此警告或將出現的人道主義危機。

夏天,記者安德魯·辛吉斯(Andrew Higgins)在英格蘭的威根報導了公投情況。在這個由工黨主導的城市,大部分居民投票選擇「脫歐」,以敦促倫敦和布魯塞爾的官員們著手恢復一個失去的世界,那裡是屬於他們的安穩工作和社區秩序。

10月,布萊恩·丹頓(Bryan Denton)在伊拉克反恐武裝開始進軍蘇摩爾時隨軍報導。他在巴列塔以第一人稱記述了自己在一次爆炸中受傷的經歷。

今年,迪阿·哈迪德(Diaa Hadid)展開了一次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麥加的朝聖之旅。她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在旅程之中的點滴感受。

《紐約時報》南亞分社社長埃倫·巴裡(Ellen Barry)花費5個月的時間輾轉在印度五個地區,報導了一群女性如何挑戰家族社會等級、種姓制度和多個世紀以來的印度傳統,以贏取工作機會。

攝影記者丹尼爾·布萊胡拉克(Daniel Berehulak)帶我們直擊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在馬尼拉殘暴的緝毒行動,他在35天時間內記錄下57名兇案死者。

廟廟湖村是中國政府為世界最大規模環境移民工程而建立的新社區之一。根據記者黃安偉(Edward Wong)和攝影記者喬希·哈納的報導,這些「生態移民」在新環境中艱難地適應著。

尼古拉斯·凱西(Nicholas Casey)和梅里德斯·科胡特(Meridith Kohut)報導自委內瑞拉巴基西梅托的一家國營精神病院。處於國家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中,這家醫院在兩年時間內未僱傭一位精神病醫師,藥物也所剩無幾,僅存一些食物和衣物。

丹·萊文(Dan Levin)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史密瑟斯報導。在這裡,一條偏遠的高速公路上,多名年輕女性離奇失蹤。